畢業半年 上工了沒?新鮮人就業現況<<新聞稿>>
97年9月金融海嘯重創全球經濟,也影響了全球的就業市場,根據主計處統計,失業率連續21個月突破5,並在98年8月更一度創下6.13的新高,初次尋職失業者的人數亦在同月站上最高點12萬2仟人,直至今年10月才降至4.92。而歷經這場「海嘯三溫暖」的近三年社會新鮮人,就業現況與趨勢為何? 根據1111人力銀行最新調查,今年進入社會的新鮮人,半年後的現在,仍有3成4未找到第一份正職工作,而去年進入職場的新鮮人中,仍有1成7至今尚未找到正職工作,前年進入者更有5%未曾就業,相當於待業超過2年半以上;顯見新鮮人就業困境仍在。若與去年同期調查比較,98年進入職場的新鮮人,半年後未找到工作的比例為23.5%,97則為45.35%,相較於去年新鮮人的各項就業利多政策,今年的新鮮人顯然並未受惠於此。 今年新鮮人平均起薪為27,428元,高於去年新鮮人24,358元及前年的25,726元,顯示薪資水準已有回升趨勢。而98年平均待業期間36天,97年39天,然而99年待業期卻高達42天,與就業市場職缺增加,新鮮人危機感降低而延長媒合時間有部份關聯。 針對經歷就業冰河期的近三年職場新鮮人調查,平均花93天找到工作、寄出47封履歷(含網路與實體)、面試5次才能找到第一份全職工作。近三年新鮮人對第一份工作的態度4成4是「先求有再求好」,另外3成才是「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寧缺勿濫」。有過離職經驗的社會新鮮人表示,過往離職的主因多為工作內容不如預期、不滿意薪資福利、低成就感等。 近3年的社會新鮮人待業期間的生活經濟來源,主要以「個人積蓄」及「親友贊助」為主。待業期間的新鮮人有4成2會以從事非正職工作來維持生計。不過仍有5成8不找兼差、專心謀職。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張旭嵐分析,近三年投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因時空背景不同,待遇跟際遇大有不同;但普遍而言,仍是就業市場中,相對求職困難的一群。所幸近年不少企業,肯定多數新鮮人的創意、活力及熱忱,尤其在業務及工程設計類職務,大舉進用新鮮人,並加以培訓,讓部份遭「草莓族」污名化的新鮮人也有發揮專長的舞臺。 張旭嵐提出新鮮人『與工作談戀愛』觀念,工作就像戀愛,謀職就像找伴,正式錄取有如情侶交往,建議社會新鮮人謹記『與工作談戀愛』四步驟1.「訂方向」利用職涯測驗評量訂立職涯方向。2.「找對象」尋找理想工作認真應試。3.「談戀愛」認真工作縮短磨合。4.「設停損」若無法配合需分手,也要秉持「分手還是朋友」避免撕破臉、留污名;才能避免工作上「因誤會而結合,因了解而分開」的遺憾。 張旭嵐奉勸社會新鮮人在考量工作職務時謹記「三不怕」─不怕辛苦、不怕麻煩、不怕枯燥無聊。每一份工作都有其值得學習之處,新鮮人若連「發掘工作核心價值」的基本能力都沒有,就很難在日後數十年的漫長職涯中,順利挑戰加薪及升遷關卡。 新鮮人第一份正職:平均花93天、寄47封履歷、面試5次 針對近3年新鮮人調查,投入職場之社會新鮮人(不含企業實習方案/研發替代役等專案),找到第一份全職工作平均得花93天、寄出47封履歷(含網路與實體)、面試5.12次、平均起薪為27,192元。 而近三年的新鮮人如何找工作?63.30%的受訪新鮮人透過人力銀行找到第一份正職工作,其他諸如親友推薦(8.51%)、朋友介紹(6.91%)等也是新鮮人常見的謀職管道。 張旭嵐指出,部分社會新鮮人希望一走出校園就能立刻踏入職場,因此在畢業前夕就已開始積極投履歷、排面試。張旭嵐提醒新鮮人找工作從「點線面」三個方向著眼。投履歷應徵的選擇「點」要精準,先從本科系專長或具備相關證照的產業及職務開始找,再擴大延伸至其他相關領域。仔細準備面試前、中、後每個環節的「線」性流程,設想可能狀況及合適的應對進退、找親友協助演練。擴大求職「面」向,藉由親友轉介、校系提供的就業資源、人力銀行等多管齊下,將好職缺一網打盡。 謀職考量:學以致用、薪資、工作內容 4成4先求有再求好 人生第一份全職工作怎麼選?近3年畢業的受訪新鮮人選擇的第一份工作職務為「業務貿易」(18.62%)、「工程研發」(15.96%)、「生產製造」(14.89%);產業類別則是「資訊/科技」(27.66%)、「傳產/製造」(17.55%)、「教育/政府/團體」(17.02%)。張旭嵐分析,泛新鮮人投入的職缺與產業,與近年就業市場釋出較多的類型相符,由於科技及傳產復甦的速度較快,因此人力需求較多,對新鮮人的接受度亦較高,因而成為較多泛新鮮人投入的工作類型。 新鮮人選擇工作時的主要考量包含「與所學相關」(26.09%)、「薪資」(12.65%)、「工作內容」(12.25%)等等。對第一份工作的態度是「先求有再求好」(44.27%),其次才是「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寧缺勿濫」(30.04%)以及「隨遇而安」(25.69%)。 張旭嵐指出,近年來勞動市場已不全然充斥「年輕人找工作、工作不找年輕人」的傳統觀念。目前有不少企業大開名額歡迎無經驗的社會新鮮人應徵,然而不少新鮮人依然抱持「學以致用」的堅持來挑選第一份工作。張旭嵐表示,新鮮人剛出社會,就算學歷再亮眼,仍然沒有太多挑公司的籌碼,切忌用高姿態去找工作,可將第一份工作視為磨練身手、累積經驗的「大五實習學分」,累積足夠社會經驗後,自然會為下一階段的工作快速累積身價和籌碼。 5成6待業生計靠積蓄/親友 工作內容/薪資待遇最受詬病 無法畢業即就業,社會新鮮人待業期間主要生活開銷來源為何?前三名分別是「個人積蓄」(32.60%)、「待業期間不長,沒有經濟問題」(24.67%)、「親友贊助」(23.79%)。待業期間需要用錢的新鮮人,多以兼職/計時工作(25.73%)、短期/臨時工(12.28%)、家教(7.02%)等工作來維持生計。但仍有57.89%的新鮮人在待業期間不找賺錢門路,僅專心找頭路。 複選情況下,曾離職過的社會新鮮人表示,過去會離職的主要原因包括工作內容不如預期(37.68%)、不滿意薪資福利(36.23%)、低成就感(27.54%)等。 張旭嵐分析,大學普及化,年輕人在大學期間被灌輸「高學歷應做高階職務」之刻板印象。不乏大學以上學歷社會新鮮人礙於面子及親友眼光,不但難以接受基層和勞力密集工作,更常認為自己被「大才小用」,因此只要工作內容稍有「不符合自我期待」的情況,就大呼走人。因此愛比較、喜炫耀、求新鮮、缺耐心的「水蜜桃族」一辭漸取代「草莓族」,成為多數企業老闆眼中的社會新鮮人代名詞;皮薄易爛,代表新鮮人挫折容忍度低,稍遇不順就放棄或勃然大怒。呼籲職場新鮮人,「路遙知馬力」,用努力和堅持扭轉形象,才能避免讓此污名影響新鮮人的整體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