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年終獎金暨年後徵才大調查
獎金急凍! 3成6沒發年終! 年增2成 發年終 3成5減少發放總額 平均預算少3成 第一季6成2企業不徵才 5成預估回春要等09年過完 全球景氣寒冬,根據經濟部的統計,11月國內公司解散、撤銷及廢止家數達到4.73萬家,預計整年度將會超過96年的4.8萬家,再創歷史新高。嚴峻的經營環境又將如何影響年終獎金的發放?根據1111人力銀行的調查,4成8受訪企業97年沒獲利,3成6企業97年不發年終,較96年多了2成。整體平均發放0.94個月,少去年0.6個月。有發年終的企業中,3成5減少發放預算,平均少3成。對於每年年後爆發的離職潮,5成6的企業信心滿滿,認為今年的年後流動率將不超過去年的平均值,而6成8企業認同景氣差會降低企業的員工流動率。6成2企業表示2009年第一季不會徵才,近5成企業認為景氣復甦要在2009年之後才會有機會。 1111人力銀行營運長兼發言人吳睿穎分析,從企業主預估景氣回春的時機點來看,雖然有超過5成企業97年有獲利,但為與景氣進行長期抗戰,企業在年終獎金及人事聘雇的政策上更顯保守,除了年終縮水外,可想見農曆年後釋出的職缺有限,將不能達往年水準。建議企業,在錙銖必較的現實下,仍應考量員工過年期間有較大的現金需求,即便沒有年終,仍可發放紅包讓員工討個吉利,或適時調整領薪的時間、提供預支薪水的申請,以讓企業及員工都能有個好年冬。 2成4愛心企業 沒獲利還發年終 教育/政府/團體為最 根據勞基法第二十九條規定,事業單位於營業年度終了結算,若有盈餘,除非繳納稅捐、彌補虧損及提列股息、公積金外,對於全年工作並無過失的勞工,應分與獎金或分配紅利,意指到營業年度終了就可領取獎金或分配紅利,這是員工領取年終的法源根據,然而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顯示51.66%的企業97年有獲利,40.25%會發年終,11.41%不會發年終。反觀沒獲利的企業,24.66%不發年終,但卻有23.68%表示仍會發放年終。 交叉分析的結果顯示,醫藥農牧業獲利者最多,其次為貿易流通及工商業服務。在有發放年終的企業排名上,依序為貿易流通、醫藥農牧、工商業服務最多。至於沒獲利還發年終的愛心企業中,以教育政府團體業最多。吳睿穎認為,醫藥農牧產業與教育政府團體業相對不受景氣影響,加上較多屬泛公營體系,因此無論獲利及年終的發放上皆較為穩定。 在沒發年終的企業中,有高達61.22%的企業沒有提供任何其它獎勵來慰勞員工。23.81%則會提供紅包討個好彩頭,其次為禮品、禮盒(7.48%)及禮券(4.76%)。 年終發放總額 3成5減少 平均少3成 1成6優於去年18% 在有發放年終獎金的企業中,63.92%發放年終因人而異,主要的發放標準以個人績效(59.76%)最多,其次為年資(17.42%)和職務/位階(10.51%)。發放最高與最低的差距則為0.6個月到1個月間最多(36.04%),亦有10.81%超過3個月以上,平均差距1.57個月。 受金融風暴波及過後,請有發年終獎金的企業分析與去年發放的差距, 29.75%表示與去年相仿,3成5表示減少,更有1成4表示減少31%以上,平均減少29.24%;但也有1成6企業不畏寒冬,發放金額多出去年平均18.48%。 97年年終發放 整體平均0.94個月 少96年0.56個月 在年終發放的比例上,63.93%受訪企業表示會發放年終,較96年減少19.72%,平均發放1.47個月,少去年0.38個月;但若以整體平均而言,則為0.94個月,亦少96年0.56個月。無論在整體平均或有發放年終獎金的比例上,都呈現下降的趨勢。在有發放年終的企業中,53.93%還有發放其它獎勵,以發放紅包(29.75%),加送禮盒(16.31%)最多。 吳睿穎分析,過去企業在談保障年薪時,超過12個月的薪水,多會集中在三節及歲未年終時發放,再加上當年度企業獲利及個人績效獎金,這種『雙薪制』的年終,是知名企業得以發出「天價」年終的主因。然而,今年的調查結果,有3成的企業年終發放標準與去年相當,得以看出景氣不佳,年終獎金將回歸到傳統單薪制的時代,沒有太多加碼的彈性或空間。 第一季僅3成8徵才 醫藥農牧業最多 媒體出版業最少 對於每年年後轉職潮造成的企業大失血,有5成6企業認為今年年後流動率與去年相當,並不會爆離職潮,4成4的企業認為平均增加4.71%。而更有67.61%的企業認同景氣差會降低年後流動率。 就業冰河期,企業徵才急凍,僅38.04%表示會在2009年第一季徵才,平均徵才7名;與產業別交叉分析的結果,醫藥農牧業第一季有徵才的企業最多,不動產相關業與工商服務業次之,而媒體出版業則徵才最少。 吳睿穎表示,景氣寒冬下,企業普遍面臨人力過剩的窘況,因此即便發生離職潮,在景氣回春、訂單進來之前,企業不會釋出大量的職缺。 吳睿穎也認為,多數企業選擇放無薪假而不直接裁員,除了降低裁員成本之外,多少也有「惜才」的考量,以及照顧員工生計的社會責任,更期待景氣回春時,生產線能夠立即上工,搶在景氣復甦的起跑點上,即時創造獲利。在此建議企業主,在留才與育才的考量下,應提供無薪假員工在職進修的管道,並支持員工在休假之餘能正當兼差以填飽肚子,才能真正留住員工的心。 第一季難回春 4成3遇缺不補 2成5還會裁員 而在可複選的狀況下,更有42.94%的企業表示第一季會遇缺不補/凍結人事,25.40%會進行裁員/縮編人力,20%會考慮/實施無薪假,6.63%會考慮/實施減薪政策。 97年第三季,臺灣經濟成長率已掉到-1.02%,是近五年來首次出現的負季成長率;而經濟部預估的97年成長率也下修至1.0%,是繼90年(-2.17%)後的最低值;面對這樣的困境,企業普遍也不看好明年景氣,49.20%的受訪企業認為景氣回春要2009年後才有機會,其次是第三季開始復甦(22.45%),認為在第一季就能復甦者,僅佔5.28%。 吳睿穎分析,自金融海嘯以來,「景氣到底何時到底」已是全球共同的疑問。在各產業大老紛紛預估景氣的同時,普遍也有共識認為第三季至2010年之間,臺灣經濟才有復甦的曙光。所幸消費券利多、以及博奕條款商機,多少支撐臺灣民眾的信心,讓企業得以與景氣進行長期抗戰。 吳睿穎也提醒「留才成敗」將決定企業能否突破困局,雖然現在屬於極端的資方喊價時期,可以最低成本取才,但人才的搶手度卻也正急速增溫,並將在年後達到高點。「人才是企業根本」,企業不應小看獎金對員工產生的激勵作用,將其視為人才的投資,會帶給企業更大的利潤和報酬。 年終獎金發放方式展現各企業文化特色,透露公司營運情況,甚至是產業前景的指標,為了解企業發放年終獎金的政策,1111人力銀行特別針對企業主進行「年終獎金」調查。採立意抽樣方式,調查時間自97年12月29日至98年1月12日,有效回收樣本數為81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