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钱包最新版本下载

選前懸顆心 選後難收心?!上班族選舉熱度調查<<新聞稿>>

總統暨立法委員選舉甫落幕,選前候選人聲嘶力竭掃街拜票、舉辦大型造勢活動,旗誌、文宣甚至黑函每天飛,新聞及電視節目充斥者選舉議題,更有死忠支持者投票後湧入候選人競選總部等待選舉結果。臺灣特有的選舉文化,更引發中外媒體報導!不過幾家歡樂幾家愁,勝選的一方歡天喜地慶祝,落選的一方則情緒低落、難以平復。本次總統選舉投票率僅74.38%,創下四屆新低。究竟上班族對這次大選的「熱度」是否不如以往?上班或生活步調是否因選舉而亂了套? 根據1111人力銀行針對上班族對本次選舉的熱衷程度調查,高達4成9自評「41-60分,普通,會觀看相關新聞級選舉議題」,3成1受訪者自評「21-40分,不熱衷,僅被動接受相關選舉資訊」,更有1成1對選舉完全不熱中,自評「0-20分,不關心也沒感覺」,接近冷感。5.06%自認熱衷「61-80分,會參與候選人活動或公開表明個人傾向」,另有3.37%是死忠的政治狂熱者,給自己打了「81-100分,非常熱衷,會主動參與助選活動及拉票」。 進一步詢問熱衷的受訪上班族,熱衷選舉的原因,在可複選情況下,以「關心國家大事」(57.94%)占多數,依序為「選舉結果攸關產業未來發展」(54.21%)、「部分政見/政策與自身權益相關」(38.32%)。反觀冷漠的上班族,不熱衷選舉的原則是「不想看無謂的口水戰」(86.67%),「無特定支持的政黨/候選人」(43.46%)、「內心已經有定見/不想受選舉新聞影響」(37.78%)也是這群人對政治冷感的主要因素。 競選活動熱鬧滾滾,不過上班族們直言「黨派攻防/政論節目充斥謾罵口水戰」(67.23%)是選舉期間令人最厭惡的現象,其次則為「議題泛政治化,著重非政見競爭」(50.28%)、「選舉新聞佔據過多報紙版面/電視」(31.64%)等,顯見候選人選前每天上演你來我往的攻防議題,不僅對自身選情加分有限,還可能招致上班族反感。 面對藍綠陣營競相加碼開出各項「選舉支票」討好選民,5成2上班族對此嗤之以鼻,認為「亂開支票,不見得真能兌現」,1成9認為「浪費時間和資源,選戰一過就會忘記」,不願買帳。但有2成受訪者願意考慮,「若相關政策對自身有利,會優先選擇投他」。 1111人力銀行公關總監何啟聖表示,調查顯示今年總統大選共有5成8上班族熱衷此事,較兩年前五都大選的4成8高出一成,顯示隨著選舉層級拉高,眾人的關心程度也因而提高。 他觀察,臺灣經過多次民主選舉後,隨著相關機制日漸成熟,上班族對選舉的態度漸從20年前剛開放總統民選的激昂熱情,轉向偏向冷靜理性,「有點黏、又不會太黏」,多數選民對候選人與政見早已自有定見,對政客口水戰與過度泛政治化的議題不感興趣,甚至厭倦、反感。 何啟聖表示,候選人的政策方向攸關國家未來發展與產業走勢,連帶對上班族所處的產業或工作將帶來重大影響,自然是最受注意的焦點。但調查反映,上班族對政客開出的選舉支票普遍存有疑慮,擔心選後會變成無法兌現的「芭樂票」,呼籲不論總統或立委當選人應確實落實選前提出政見,讓選票乘載的民意能確實反映在政策上。 雖然多數上班族選擇謹守本分,未因為選舉而影響公務,但仍有13.48%的上班族工作受「選舉」所影響,例如「公司/老闆被貼標籤,造成業務推廣困難」(7.74%)、「關心選情而心情起伏,影響辦公情緒」(5.06%),甚至與同事「在辦公室討論選戰,而影響工作進度」(4.49%)。 過去企業多為避免染上政治色彩而影響業務推廣,因而多不公開表態支持的政黨及候選人!但本次選舉競爭激烈,陸續有企業在選前公開支持特定候選人,究竟這類的情況是否普遍?又對上班族有何影響。調查顯示,73.64%受訪者任職企業並未表態,17.42%任職企業允許辦公室討論選舉議題、7.3%任職企業公開贊助/支持特定候選人、然而亦有6.74%任職企業禁止辦公室討論選舉議題,6.15%甚至不允許和老闆立場不同的選舉言論。 何啟聖表示,投票是公民的義務與權利,選舉所帶來的政策改變將影響每個人的生活,上班族理應關注與重視。但他建議上班族應公私分明,別因為瘋選舉而影響個人情緒、出勤,甚至工作表現,更應尊重他人的政治立場,千萬別因為立場相左與同事或客戶發生爭執,影響辦公室人際關係或業務推廣,反而得不償失。 為了解上班族是否關心本次選舉,甚至影響工作表現,1111人力銀行特設計「上班族瘋選舉」調查,自12月23日至1月5日,進行網路問卷調查,有效樣本數為1085份,信心水準95%,誤差值為正負2.98%。 為了解本次熱鬧滾滾的總統大選,在選前/後對民眾生活或情緒是否帶來影響?1111人力銀行特別與ETtoday、亞太旅遊醫學會,合辦選舉癥候群調查。調查發現,共有3成5受訪者坦承本次總統大選中,曾感受到選舉帶來的壓力。 調查發現因選情拉鋸、落敗等因素,不少死忠支持者情緒隨選情起落,因而產生「失眠」(9.15%)、「頭痛」(3.92%)、「食慾不振」(3.27%)與「暈眩」(2.61%)等身心癥狀,所幸仍有85.62%受訪者以上癥狀皆無,照常過日子。 1成9受訪者曾因選舉對家庭生活造成負面影響,當中15.03%表「會避免和家人討論政治」,以免因政見立場不同,讓雙方口角一觸及發;3.1%曾因此「和家人意見相左/爭執」,搞得家中烏煙瘴氣。1.31%選擇「減少相距時間」,給予彼此個人的空間,換取個人的政治自由。 為期半年多來的總統大選終告落幕,調查顯示6成1受訪者對本次總統大選感到滿意,當中29.25%屬「非常滿意」,32.03%認為「還算滿意」。但也有15.35%對選舉結果「勉強接受」,甚至23.37%受訪者「非常不滿意」。在心情方面,25.98%對此「沒感覺」,也有19.77%感到「如釋重負」、16.87%覺得「心滿意足」、6.86%因此「欣喜若狂」,但負面情緒如「失望/難過」(16.14%)、「若有所失」(9.48%)、「憤怒/不公」(4.9%)者,亦大有人在。 何啟聖觀察,對於熱衷支持者來說,選舉就像看球賽一樣,不論支持的一方屬於中場領先,亦或是比分落後緊追不捨,不到比賽結束前,永遠有變化、勝負難定。眼見場上的人比的滿頭大汗,一旁觀戰者的情緒也隨著選情發展高低變化,有如雲霄飛車般起伏,有些人甚至因選情緊張而焦慮、失眠。最後勝負分曉,帶來的情緒衝擊也更加劇烈,獲勝的一方可能因過於亢奮、心情無法平復,甚至出現血壓飆高等癥狀。落選的一方可能感到挫折、心情難過,甚至拒絕接受落選事實。過去也有情緒較敏感者,與勝選陣營的支持者發生口角或肢體衝突,引發更大糾紛。 何啟聖表示,不管是落選方的政治人物或支持者,都應該把挫敗當進步的動力;而勝選者也應該和支持者一起表現出勝者風範,並盡快回歸正常生活,努力讓臺灣開啟跨黨派的和諧運作。而當民眾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出現情緒和身體不適應的相關癥狀時,應該讓自己或協助對方敞開心胸找親友溝通抒發情緒,並做些其他事情或運動,轉移注意目標,從選舉議題上移開。若情況嚴重的話,更應該到診所或醫院,由專業的醫師進行諮詢,提供適當的治療或抒發情緒方法,讓心情得以平復,回歸正常生活步調。 亞太旅遊醫學會理事長謝瀛華表示,選前隨著選情日趨白熱化,越來越多民眾出現失眠、頭痛、食慾不振等「選舉癥候群」癥狀,門診病患增加1-2成。他表示,有些選民積極參加造勢活動,原先生活作息被打亂,導致自律神經失調,出現血壓升高、心跳加快、氣管收縮等癥狀,甚至引發內分泌紊亂,健康大受影響。 隨著選舉落幕,謝瀛華建議民眾應在選後1-2週趕緊調整自己的作息與心情,藉由泡澡、聽音樂、運動等,轉移自身注意力,別再讓情緒陷入過大波動,讓生活回歸正常,回歸身心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