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所長識名信也教授,長期專注於珊瑚生殖生物學、珊瑚復育技術,他與研究團隊利用臺灣東北海岸曾經用於養殖九孔的大型魚塭建立了「珊瑚農場」,穩定大量地培育出珊瑚,目前已經養殖有17種類以上、將近5,000株的珊瑚,不僅為臺灣提供了珊瑚研究和環境教育的新平臺,更提供了一種以廢棄養殖設施為基礎的永續發展模式。相關成果也在3月底刊登於國際期刊《Aquaculture》。
近年來,全球對於海洋資源的永續利用與保護日益受到關注,許多研究機構都在積極地研究珊瑚的生物學特性及環境污染對珊瑚的影響等議題。同時,由於對海洋保護和保育意識的提升,環境教育活動也愈來愈活躍,若能穩定供應「活體」珊瑚支持研究和教育,不僅能推動珊瑚相關研究,還能加速環境教育的進程,但目前臺灣缺乏這樣的「珊瑚供應來源」。
因此,識名信也教授將目光轉向位於臺灣東北部潮間帶的方格狀魚塭,隨著近年九孔養殖產業的萎縮,一部分魚塭被廢棄或是改作為其他用途。識名教授與研究團隊於2019年開始利用新北市海洋資源保育園區內原用於九孔的養殖池進行珊瑚養殖,雖然是人工環境,但海水及海洋生物會隨著潮汐進入池中,提供珊瑚穩定的天然食物來源。為了有效的在有限空間中養殖珊瑚,研究團隊在池底架設不銹鋼水下工作臺,類似於日本沖繩珊瑚海水養殖的方式,養殖桌也能防止珊瑚被泥沙覆蓋,提高珊瑚的存活率,經過4年的努力,建立了穩定培育大量珊瑚的技術。
在國內外對於珊瑚礁減少的擔憂日益加深的情況下,未來將更加重視珊瑚的基礎研究、珊瑚的保育和養殖工作。識名教授表示,我們的珊瑚農場,可以穩定提供活體珊瑚,支持臺灣的珊瑚研究和環境教育活動,未來,希望透過與研究機構和教育機構緊密合作,能促進臺灣人民對海洋保護和保育意識的提升。此舉不僅在珊瑚研究和環境教育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更展現了永續利用海洋資源的創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