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大文發系畢展「嶼其說」 展現新世代多元視野
北科大文發系學生沈婷妮(右)、蘇映文以莫比烏斯環體現工作倦怠的無限輪迴。照:臺北科技大學提供
每天上班都感覺好厭世?金門風獅爺的業務竟然包山包海?特有臺灣味的三合院與臺灣衫,這些各異其趣的文化社會議題,都收納在北科大文化事業發展系108級畢業展「嶼其說」,即日起至15日於西本願寺樹心會館展出30組作品,展現年輕世代的多元視野和十足創意。
北科大副校長楊重光表示,文發系今年畢展主題別有巧思,像是一種反轉,也代表島嶼向外發出一種邀請的聲音。這一屆畢業生歷經整整兩年以上的疫情,在社交安全距離規範下,每個人如同孤立的島嶼,退回到自我為中心的學習模式,是時候該「破繭而出」。看到許多同學用心的瀝血之作,勇敢探索文化保存與創新、環境永續、社會議題等面向,期許大家運用所學的文化底蘊,持續在職場上、社會上發光發熱。
北科大文發系學生李芮瑄(右)、楊惠心用像素風格畫和鋅板工藝,設計20款萌版金門風獅爺。照:臺北科技大學提供
畢展總策畫指導老師吳欣怡指出,本屆畢展主題是學生的發想,這次展覽就像四年來師生共構的「島嶼」,蘊藏三項重要元素:嶼之壤、嶼之隅、嶼之民,希望梳理土地的文史脈絡,發掘地方特色開創新意,回應人的需求提出新解。本屆畢業專題有6組通過國科會大專生研究計畫獎助,議題涵蓋傳統民宅生活、女性身份與體徵、K-POP Dance Cover等多元樣貌,邀請各界一同觀展交流,探索這座島嶼。
一想到工作就厭世 讓「神奇圈圈」紓解你的負能量
即將出社會的沈婷妮、蘇映文,發現「工作倦怠」(Burn-out)這股21世紀的心境暗流,不僅影響龐大經濟,更被WHO列為國際疾病。她們以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的莫比烏斯環為發想,製作裝置藝術「怠」,象徵人們在情緒、壓力不斷堆積下,最終排解失敗所引起的厭班輪迴。此外也製作同樣從莫比烏斯環衍伸的療癒小物,透過不斷翻轉的操作,希望大家能從無限輪迴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解方,獲得紓壓及轉念。
默默守護島嶼子民 金門風獅爺原來這麼「萌」
風獅爺是金門人最熟悉的守護神,「其實風獅爺有很多業務,不只鎮風辟邪,就連保佑發大財、小孩用功讀書、家裡遭小偷、牛走失,都可以找祂!」來自金門的李芮瑄、楊惠心從小跟著長輩拜風獅爺,卻發現相關史料極少,於是深入探討這項厭勝文化,將五柱、安岐、湖前等20處獨具特色的風獅爺,用像素風格畫和金屬烤漆的工藝創作,呈現風獅爺嶄新又親民的樣貌,藉此吸引更多人認識風獅爺與金門的故事。
用AR科技透視阿嬤的祖厝 再現傳統三合院之美
由於阿嬤從小住的三合院即將改建,葉庭汝注意到,這樣富有古厝之美的臺灣傳統民宅建築,在都更計畫與生活變遷的雙重夾擊下正在消逝中。她訪尋閩南與客家三合院的屋主、居民及文史工作者,研究三合院的歷史、文化與智慧,並透過建築模型結合AR科技互動,向年輕世代傳達三合院的快速分辨法、格局特色、延伸型態等知識,未來希望發展為國小教案,讓更多人認識三合院。
臺灣衫新詮釋 展演淡水與漢服的萬種風情
熱愛古裝遊戲的黃珮榕,發覺宋朝、明朝的漢服有一種獨特的魅力,進而認識到漢服在明清之際傳入臺灣後,融合在地風土民情轉化後的臺灣衫。她以臺灣早期承襲漢服飾的文化作為切入點,將自己的家鄉淡水景點結合臺灣衫特色,以斜襟、翻布、馬面裙等衣服紋飾,加入不同元素如銅釦、蕾絲等,未來也希望把在地古蹟導覽結合漢服體驗,吸引年輕世代一同欣賞淡水和漢服的萬種風情。
廢棄漁網、漂流木轉入生活 創造海廢不廢的永續魅力
喜歡海邊走走的溫翊筑、林杏玟,對於海洋廢棄物創生議題特別有感,她們不僅研究廢棄漁網及漂流木相關文獻,更走遍臺灣北中南的漁港、漁會,並與新竹迴木工坊請益合作,使用淡水、基隆、安平等處沿岸撿拾的廢棄漁網及漂流木,設計出可更換坐面的板凳、搖椅和飲料提袋,藉此傳達出資源永續再生的核心理念。
>> 1111 TUN大學網
university.1111.com.tw/index.asp
>>科技島社群 Tech Nice
https://www.technice.com.tw/
>> 最新職訓補助課→點我
https://is.gd/axnylY
>> 1111家教網
tutor.1111.com.tw/
>> 工作新鮮事都在1111 IG
https://www.instagram.com/1111.com.tw/
>>知名大學聯合校徵
http://www.myqueenbquilts.com/campusr/
臺北科技大學文發系神奇圈圈金門風獅爺AR科技臺灣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