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聘陳彥旭掌後醫系 培育跨域創新良醫
中山大學聘陳彥旭出任後醫系系主任。圖:中山大學提供
國立中山大學成立學士後醫學系,111學年度將禮聘醫學科技研究所合聘教授、高雄醫學大醫學系暨醫研所教授陳彥旭出任系主任,借重其在醫界30年的豐厚經驗,領軍中山大學後醫系。陳彥旭表示,盼藉由綜合大學多元化的薰陶,培養具跨域創新與人文素養的良醫,而非醫匠。
55歲的陳彥旭是高雄子弟,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醫學博士,2019年起即為中山大學醫學科技研究所合聘教授,現任高醫大醫學系及醫學研究所教授、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感染內科主任,曾任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系主任、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院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醫務秘書、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感染控制室主任等職,其專長為發燒、感染學癥、感染管制、一般內科、愛滋病、分子生物學等。
未來接掌後醫系系主任,陳彥旭表示,他就過往經驗觀察,後醫系部分學生具備社會經驗,比較成熟,有清晰的志向,求學動機比受家人期待進入醫學系的學生更強烈,以單一指標出席率來看,後醫系學生的出席率比醫學系學生更高。因此,自中山大學招考首屆後醫系公費生以來,他便期許能夠招收到經社會洗禮的學生,認真思考過自己的志向與報考的目的來學醫。
陳彥旭強調,綜合大學有其優勢,他對這群學生寄予厚望,盼透過各學院多元的文化素養、環境薰陶,開闊後醫系醫學生的視野,學習不限於醫術,培育出具備人文素養與關懷、跨域創新的良醫。
如何讓後醫生在4年內學得完整扎實?陳彥旭表示,團隊經過長期規劃,依據醫學教育問題與醫療疾病趨勢編排系列課程,盼學生可循序漸進、嚴謹學習,減少學年間的學分落差。由於政府的期許是期待藉由培養後醫系公費生,能夠實踐醫療平權,縮小醫療資源分不均,課程規劃一、二年級服務學習,三、四年級社區實習,透過實際下鄉義診,與偏鄉醫院教學合作,敦聘偏鄉醫生作為業師,培養學生偏鄉關懷的志向,避免「偏鄉」變成一個遙遠又空泛的名詞。
根據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顯示,2017年每平方公里執業醫事人員,全國平均為8.28位,臺北區有42.89位,高屏澎東區卻僅有4.93位,南北醫療資源嚴重失衡,且城鄉醫療資源落差嚴重。對此,陳彥旭表示,醫學生的培育20餘年來始終限制在1300人,而臺灣人口老化嚴峻,未來勢必有更龐大的醫療需求,這一塊其實是需要去思考的。他很期待這些後醫系公費生能夠抱持應考的初心,將來學有所成至偏鄉服務,更引用《國語•晉語》「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盼他們成為醫人甚至醫國的人才。
>> 1111 TUN大學網
university.1111.com.tw/index.asp
>>科技島社群 Tech Nice
https://www.technice.com.tw/
>> 最新職訓補助課→點我
https://is.gd/axnylY
>> 1111家教網
tutor.1111.com.tw/
>> 工作新鮮事都在1111 IG
https://www.instagram.com/1111.com.tw/
>>知名大學聯合校徵
http://www.myqueenbquilts.com/campusr/
中山大學學士後醫學系陳彥旭跨域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