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钱包最新版本下载

陽明交大AI篩出4種新冠潛力藥物 細胞實驗:效果比瑞德西韋強數十倍

↑圖說:陽明交大AI篩出4種新冠潛力藥物 細胞實驗:效果比瑞德西韋強數十倍(攝影/環球生技記者巫芝岳)
 
報導/環球生技記者巫芝岳
 
今(2/23)日,陽明交通大學宣布,由生物科技學院院長楊進木領導的團隊,已透過人工智慧(AI)及大數據方式,找出4項可老藥新用對抗新冠肺炎的潛力藥物,成果發表於頂尖化學期刊《ACS Nano》。其中一種抗發炎舊藥JMY206,細胞實驗結果更顯示,抗病毒效果可比瑞德西韋(redesivir)強數十倍。
 
該跨領域研究團隊,經由智慧動態系統生物及結構生物學技術,預測蛋白質結合結構,並從目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批準的2000種藥物中,共找出15種潛力藥物,其中4項藥物經實驗顯示,抗疫潛力相當出色,包括:抗C型肝炎病毒藥物巴色匹韋(Boceprevir)和特拉匹韋(Telaprevir)、抗愛滋病藥物奈非那韋(Nelfinavir),以及抗發炎藥JMY206。
 
楊進木說明,研究團隊先是模擬宿主受病毒感染後的體內細胞變化機制,再比對全球超過250份已公開的冠狀病毒主要蛋白酶3D構造圖像,發現新冠病毒侵入人體細胞的關鍵蛋白質,具有6種可能的動態結構,並以此為依據篩選老藥。
 
↑生物科技學院院長楊進木(攝影/巫芝岳)
 
其中的JMY206,經猴子細胞實驗,驗證受新冠病毒感染後細胞,再經藥物治療後的存活情況,發現該藥效果比瑞德西韋強數十倍;動物實驗也證實治療效果,是有潛力的抗新冠病毒口服藥物。目前該藥正準備申請專利,相關論文也正在發表中。
 
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表示,本次成果絕非單一領域科學團隊能達成,而是透過跨校、跨領域的智慧動態系統生物與藥物開發團隊合作而成。
 
本次合作中,除了楊進木團隊外,也由中研院生化所研究員梁博煌、中興大學獸醫系副教授郭致榮進行蛋白酶的活性測試;陽明交大藥學院院長康照洲、國防醫學院預醫所團隊及臺大醫檢系教授張淑媛,進行多次細胞實驗驗證而成。
除了本次成果外,陽明交大近期多項抗「疫」研發也紛紛傳出捷報,包括生技系副教授蕭育源的結構生物學團隊,成功純化出新冠病毒的Nsp14蛋白酶(病毒複製與感染所必需酶),並預期使用結構基礎藥物設計方法開發其抑制劑,嘗試利用小分子抑制劑來阻止病毒複製。1月27日已發表於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醫技系副教授黃琤的病毒藥物研發團隊,也已開發創新抗病毒中草藥篩選平臺,發現兒茶素等成分,有效用於預防冠狀病毒感染及保健;生技系教授林志生由美國傑克遜紀念實驗室(The Jackson Laboratory),引進K18-hACE2小鼠,並成功配種、繁殖,建立安全新冠病毒之小鼠模式,希望盡快找出具臨床價值的口服藥物。
 
科技部生科司司長陳鴻震表示,自SARS疫情以來,科技部針對新興感染癥持續有相關計畫支援,去年疫情爆發後也提撥了三億臺幣的經費,支持相關研發,包括在全國大專院校成立5個防疫研發中心,而陽明大學就是其中之一。
他也預告,明年起科技部將會有另一項為期四年的防疫科技計畫持續支持,期望看到臺灣Bio-ICT防疫能量不斷增長。
 
>>全文業經《環球生技月刊》授權刊出,
更多臺灣生醫康產業報導,請鎖定環球生技: https://news.gbimonthly.com
 

*成為優質生技人 生技產業相關職缺 >> https://bit.ly/3rD4SwJ

*超過萬筆生技醫護職缺 等著你主動出擊! → https://bit.ly/3t8RRLz

 

生技大健康新冠肺炎潛力藥物防疫環球生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