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測落幕,全國教師會表示,學測去年出現數學太簡單的問題,今年又從頭難到尾,難易度落差太大,讓人以為在考指考,教學現場師生無所適從。尤其今年數學科偏難,對中等以下考生不友善,還可能引發連續效應,讓更多新課綱高二生棄修高三數學。他們呼籲命題者多了解高中教師現行教學內容與方式,做為調整依據。
投入學測各科解題的全國教師會表示,新課綱已上路,但今年國文科、社會科、自然科命題方式反而很舊,許多題目回歸傳統,素養命題比重大幅下降,記憶性題目的增加。如果明年新型學測依舊採行這種出題模式,這幾年來好不容易發展的素養命題風氣,恐將功虧一簣。
全教會指出,今年不少科目的題幹敘述、答案敘寫方式、組卷細膩度均較過往略差,如國文科的題幹敘述讓學生不易理解;英文科圖片不清,恐影響學生判讀;公民科單純記憶題目較多;歷史科答案敘寫不符合命題原則;生物科答案選擇模擬兩可;物理、生物疑似有超綱狀況等,都影響整體試卷品質。
外界歸結大學學測、指考難、易題數分配不均、難易度不穩的原因,第一是題庫功能不彰,每次命題都像重新來過,由任教於大學的命題委員發想新題。
一名曾參與大考中心運作的人士表示,由臺師大心測中心辦理的國中會考,以及國外知名升學考試如美國SAT,都會先找合適對象試考題目,然後把這些題目按照試考結果,區分為難題、易題入庫。它們正式列入升學考卷時,穩定性自然提升,鮮少發生極難、極易的狀況。
其次,命題委員不一定熟悉高中教學實況,不知何為難、何為易,也是大考中心命題出包的一大癥結。108課綱已上路,高中教師陸續適應探究與實作教學、出素養考題,但大學、高中間的雙向對話太少,闈場門禁尤其森嚴,難促成實質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