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钱包最新版本下载

松柏園老人養護中心 讓長輩像在家一樣自然

↑永信藥品集團董事長李芳全夫人--董娘趙明明扛起創辦人李天德心願,「要讓長輩在松柏園生活得像在家裡一樣自然。」
 
來源: 撰文/環球生技記者王柏豪 圖/松柏園提供
 
永信藥品集團同樣本著創辦人李天德理念──「製藥是做給家人吃的」,設立於花木繁盛的鐵砧山上,「松柏園老人養護中心」是要給家裡長輩住得像在家一樣自然。松柏園重視對長輩的養護遠甚於看護、醫護,一連串「吃」的革命,將五顏六色的餐食以「點餐車」服務到長輩面前,為老人打造「五星級住家」贏得中部評鑑第一,也扭轉一般照護的模式,重拾長輩的樂齡尊嚴生活。
 
往臺中大甲鐵砧山路上,一路林木扶疏、風景清幽,這是臺灣中部遠近馳名的風景區,「鐵砧晚霞」更名列臺灣12景之一。

起家於大甲的永信藥品集團,創辦人李天德為回饋鄉親,買下山上八公頃土地打造了一座「無界花園」。
 
花園境內除了有早在民國64年開放且免費提供所有設施的「永信運動公園」外,山頂之處,李天德晚年又有感於臺灣老年人口不斷增加,在民國91年興建啟動了「松柏園老人養護中心」。
 
「公公李天德是希望能讓長輩活得快樂、 安全、有尊嚴; 讓他們在松柏園,像在家裡一樣自然。」松柏園老人養護中心執行長、同時也是永信李天德基金會執行長的趙明明說。
 
董娘親力親為  視長輩如己親
 
趙明明另一個身份是永信藥品集團董事長李芳全的太太,不同於眾多知名企業「董娘」的貴婦路線,向來一身素顏的趙明明和李芳全從大學時期相識、相戀,當時不知道什麼是家大業大,「單純覺得李芳全很孝順,怎麼這麼好……」。
 
1979年,趙明明從臺北遠嫁到大甲成為永信集團的媳婦,臺北的家人和同學一度還擔心都市長大的她,「怎麼受得了鄉下生活」。
 
2000年左右,步入晚年的李天德健康出了問題,他說:「我一輩子做藥,所以將永信的股份捐出來成立基金會做為永遠的紀念,由基金會來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由於之前李天德於某次日本參訪中,見到日本老人養護事業的蓬勃發展,反思臺灣在快速形成的少子化及高齡化現象下,可預期伴隨而來的是長者照護匱乏問題,於是決定將日本的照護模式及設備引進臺灣,同時著手興建松柏園老人養護中心。
 
在李天德生病期間,一向跟公公、婆婆相處極為融洽的趙明明也親自侍奉支援許多的照料工作,「公公可能覺得我脾氣還好,蠻能跟老人家相處,」於是希望趙明明負責集團裡的公益事業,李天德告訴她:「養護中心,是給長輩住的;企業責任,是要兼顧社會公益。」
 
而原來專業是企管,在集團裡歷經過會計、倉儲到自動化工程,從原物料採購到產品批號管理,趙明明說,「我只能讓自己快速學習,」在養護中心完工初期,她自己親自充當被照顧者,親自體驗床鋪、復健器材等設備,以確認使用時的舒適度,還勤跑日本參訪了超過6成的各種老人照護中心。
 
↑松柏園養護中心透過陪伴與協助,積極研發許多適合長輩的活動,努力讓長輩恢復自身能力、減少照護依賴,讓長輩即使在需要他人的照顧下,亦能活出自主的生活形態。
 
用心設計任何角落功能 讓長輩如置身度假中心
當年,臺灣多數的養護機構多停留在以「醫護」 為主的觀念,但是松柏園將日本的「看護」概念帶入臺灣。
 
「入住永信松柏園的多半是需要他人照顧的長輩,『看護』主要目標是透過陪伴、協助,積極研發許多適合長輩活動,努力讓長輩恢復自身能力、減少照護依賴,達成自立支援之目標,讓長輩即使在需要他人的照顧下,亦能活出自主的生活型態。」趙明明說。
 
李天德更堅持養護中心不僅是照顧長輩基本食衣住行需求的機構,更需顧及精神層面,在松柏園裡,處處可見體貼長者的創意設施,養護中心任何角落設計與功能都非常講究,「光是長輩用的床,李天德都親自睡過7款,才決定其中一款,覺得好才買。」
 
除了每間房間都有良好採光外,一樓大廳的天花板是可全自動開啟的超廣角八面晴雨全光罩,一般都以為這是為了讓大廳隨時擁有天然光線,「事實上,這個造價將近上億臺幣的天花板,最重要的功能是防火、防嗆,為長輩們確保任何意外下的安全防護措施。」
 
另外,各樓層都是安全扶手、防滑地板的無障礙設施,餐桌也特別設計出不規則的弧度,讓長者的手肘有桌面兩邊可以支撐,方便用餐;護理站的櫃檯,也是下降到坐輪椅都能輕鬆摸到的高度。
同時,為考量高齡者視力退化現象與記憶力衰退,房門標示大字體的長者姓名,走道也搭配色彩設計。
臺北曾有一位幫奶奶要從北部安養中心轉到松柏園的年輕工程師,最初為了讓奶奶接受改變新環境,最初幾次都是這樣哄騙奶奶,「要帶奶奶去一個專為長輩設計的五星級飯店吃飯。」
趙明明強調,「養護中心,就是給家裡長輩住的理念,松柏園所有設施都是為打造一個讓長輩及其家人感覺如同置身度假中心的生活環境。」
 
↑松柏園老人養護中心位於大甲鎮鐵砧山永信運動公園內,遠離都市的擁擠與吵雜。
 
「吃」的革命  快樂餐車桌邊服務
趙明明還表示,除了給予長輩身心靈方面的良好照護之外,讓老人家可以好好吃飯,實在是一項攸關尊嚴的大事。

松柏園特別要求照護員跟老人家講話都要輕聲細語外,還要學習跟老人家溝通。同仁們都很努力創新服務,但大家曾為了讓老人家享受「美食」,用心布置歡樂氣氛,以及調製容易咀嚼、吞食的義大利buffet大餐,但沒想到長輩們票選的「快樂餐」原來是「焢肉飯」。

經過幾乎二年不斷地與長輩們溝通、改良,松柏園最後參仿香港飲茶餐,首創以餐車桌邊服務,將美食送到長輩面前。

2017年底後,松柏園並特別研發顏色豐富、外型討喜的「介護食」,取代了一般安養中心的「攪泥餐」。

趙明明表示,長輩飲食吞嚥能力差,許多時候讓老人家安置鼻胃管,往往是為了急性、短期的醫療處置,然而,我們卻看到諸多惡性循環原因,導致這條長長的「大象鼻」成為臺灣重度失智或失能長輩的常態。

介護食在日本發展許久,臺灣卻是付之闕如。松柏園的營養中心團隊花費半年時間研究,根據臺灣食材水分多寡的不同特性調整出水與塑型劑的比例,還購置大型蒸烤箱,可一次大量蒸烤食材。

儘管繁複的研發過程曾讓團隊不少怨言,但最後端出來的是由紅蘿蔔、青菜、冬瓜、洋蔥、彩椒、馬鈴薯等蔬菜製成的五顏六色「配菜」,外加一塊外型像魚、手掌大小的豬肉「主餐」,這些色香味俱全的食物,跟咀嚼能力正常的長輩吃的完全一樣,還會加上一碗主食。

松柏園以這樣的「快樂餐」──介護食,加上口腔照護,成功地協助近20位長輩恢復了吞嚥能力,並移除了鼻胃管,這不僅是自立支援的一環,更是一場勝利的「吃」的革命,扭轉了臺灣一般照護中心的模式。

中部評鑑第一名  平價五星級養護中心
松柏園的每一項照護設施,都能從中輕易地感受到對長輩照顧的用心與細心,松柏園也成為養護的指標機構,在臺中市的各類服務評鑑中,獲得第一名的優等佳績。
 
但如此的服務與設施,比起一般所費不訾的五星級安養中心,松柏園相對非常平價,以介護食為例,每個月才向家屬收取新臺幣1,500元的費用。

近年來照護中心更走向社區化發展,延伸服務的觸角,由機構走入社區,提供社區老人多元的文康活動,激發長者對健康的關心與認知,以達到延緩老化及在地老化的目標。永信也有了「老人居家服務」,就是派員直接到老人家中照顧,臺中地區已有超過200位老人接受永信的居家服務,並開辦出全臺第六家的失智癥團體家屋。
 
永信董娘趙明明始終承襲李天德「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初衷,「希望陪著長輩過日子。」她說。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80
全文業經《環球生技月刊》授權刊出,更多臺灣生醫康產業報導,
請鎖定環球生技: https://news.gbimonthly.com
1111人力銀行環球生技生技大健康長照照護中心永信藥品松柏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