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決定競爭力!近7成企業固定考核員工表現
根據1111人力銀行於9月中公布的調查顯示,超過8成1的企業有績效考核制度,其中66.1%的企業有「固定考核」的制度,還有15.2%有考核但沒有固定頻率,顯示多數企業已經藉由量化的考核標準,來檢視員工的表現。進一步從員工規模與考核頻率來進行交叉分析,結果發現50人以下的企業沒有考核的比例較高,而規模百人以上的企業都有幾乎具備量化的考核制度。
8成的企業 考核與年終有關聯
此次調查也發現,針對表現優秀的員工,企業獎勵的方式相當務實,主要有加薪45.2%、激勵獎金44.4%、年終獎金38.4%以及職務升遷21.3%等激勵方式。同時有超過8成的企業坦言,考核成績與年終獎金有直接的關聯,但針對表現不佳的員工,多數企業會選擇口頭訓誡43.5%、加強員工訓練26.4%,其次才是減少/取消獎金17.0%,可以看出企業在「獎懲」上彈性運用較為人性化的一面。
績效標準:工作態度、績效、配合度、出缺勤
在企業的考核指標部分,企業最重視的績效標準包括工作態度70.9%、個人工作績效65.8%、工作配合度64.1%以及出缺勤48.7%。至於掌握生殺大權,負責評比考績的人,比例最高的是部門主管佔了77.7%,其次才是老闆/老闆娘直接評比佔34.1%。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黃若薇表示,50人以下的中小型企業因為組織較扁平,成員的組成多為家族親友,不需要依賴考核制度來評鑑員工,而百人以上企業因為組織規模較大,需要透過主管分層管理,來評定績效,也因此多數企業由單位主管進行考評,一來對直屬部屬表現較為熟悉,二來藉由分層負責,更能有效掌握員工的工作表現。
值得一提的是,有1成的企業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調整績效管理制度,主要反映在設定短、中、長程工作目標、每日呈報工作重點、規定必須達成的業績標準幾個面向。黃若薇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改變部分企業的辦公方式,包括居家辦公、辦公室分流等措施,為了有效掌握工作進度,企業會提出新的考評措施來因應現況,所幸相對於國際情勢,臺灣的疫情相對穩定,對企業的衝擊也逐漸趨緩,因此調整考核方式的企業比例也較低。
考核過程應開誠佈公 尋找共識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執行長林由敏提醒,績效考核的目的,在於讓公司與員工之間,能夠針對一段時間執行下來的成果得出一個透明且一目了然的呈現量表,無論是人資管理者或者是被評核考績的員工,在考核的過程或是進行績效面談時,都應開誠佈公、盡量尋找彼此共識;員工應先思考自己在這一段時間裡,是否有持續不斷地培養自己的專業能力,以及工作績效是否有提升?管理者也應依循專業且公正的立場及角度、透過不同的績效考核方式,精準評量出足以說服員工並切合實際績效的考核結果。
績效考核有助員工建立目標
如此一來,企業才能根據績效結果執行公平公正的獎懲制度,給予績效優秀員工適度的獎勵;為績效不佳的員工提供改善評估建議以及後續培訓規劃,或是予以不適任流程處理。透過施行績效考核,不僅能幫助員工建立目標與成就感,也能經由主管與員工的績效面試,重新審視調整工作方向與改善計畫,使企業擁有更強大的競爭優勢!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