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钱包最新版本下载

推動紡織數位轉型 興邦印染對自我嚴格要求是關鍵

記者林群/ 臺北報導

印花染布算是紡織產業的後端作業程序,並分為傳統印花與數位印花,兩種工序的產能之所以沒有互相被分散,甚至還能並存的原因就在於: 市場有明確劃分與區隔。數位印花的部分聚焦在高端消費客戶使用,諸如: lulu lemon等國際知名品牌,傳統印花則是中階業者廠商使用比率比較高。

採用數位直噴印花優勢,在沒有經過處理的布料上進行上漿印花,滲透性、顯色度相對比較自然生動,色澤相對也比較飽和。數位印花除了技術產業的升級外,還結合了國內外新銳新設計師的創新與設計,創造了附加價值更高的產品。

數位印花部門產業第二代陳良銘指出,興邦印染廠成立至今近44年,最早是由父親陳新賜董事長與二伯陳新典一手創建,從彰化北上來學習傳統印花技術的手藝後,兩人便決議創立喬大企業,並於土城設立總廠興邦印染廠,陳新典在商業經營上俱有獨到的經營天賦,搭配陳新賜專業的印花技術,恰逢早年臺灣經濟蓬勃發展階段,以工廠一貫嚴謹且高品質要求的認知態度,在臺灣紡織業界中順利站穩腳步。

談到興邦印染廠走過的風風雨雨,陳良銘回憶,當年公司也曾遭遇投資不當,面臨即將倒閉的階段,但他強調,景氣好壞固然是決定獲益的必要因素之一,但是真正度過難關的關鍵因素還是在於對自我企業的信任與堅持。

而興邦印染廠成功的另一要素在於,對自身產品的嚴格要求、產品良率多年來保持超高水準,在業界博得了良好的名聲,許多客戶都是因此前來洽談合作邀約,企業正面且積極的態度,同樣也感染到了公司的員工,興邦印染廠的每位職員對紡織產業的未來都抱持著期待與憧憬。

但是隨著時代的演進,臺灣紡織業迎來了第一波的產業轉型,陳良銘說,早年臺灣紡織業商品以棉料為主,爾後化纖工業的時代來臨,機能性布料廣受大眾喜愛,因此數位印花的科技正好迎合了這個主流市場。隨著環抱意識的覺醒,數位印花強調了更環保、綠能、對生態更友善的生產原料。

當時陳新賜董事長掌握產業趨勢,面對國內外市場的需求遽增,渴望將臺灣的印花產業介紹給更多國外的買家。經業界合作夥伴城揚企業引薦,順利走進了美國知名跨國零售企業沃爾瑪(Walmart)的世界。

早期因為戶外運動的興盛,以至於外銷的訂單量非常大,獵裝外套、褲子、帳篷等項目,很多歐美知名品牌都交由興邦生產。在過去一次訂單量金額幾乎可以達到營收的百分之四十。 現階段,除了面對更多的產業競爭,興邦在紡織轉型上從未停下過腳步。

 

(圖)興邦二代陳良銘細心檢查機臺

 

數位印花機的導入 從此走入客製化時代

2005年對興邦印染廠來說,是整體產業轉型上關鍵的一年,當時首次引進世上最先進的杜邦2020數位印花機,陳良銘憑藉者本身對電腦資訊工程的專業,還有對印花的熱忱,開始肩負起興邦數位印花的領域。

興邦印染廠之所以會進口當時在臺灣沒有人敢嘗試的數位印花機,主要原因還是出在舊式的傳統印花機已經不堪負荷外國廠商的龐大訂單量。當時興邦印染廠接到香港利豐公司與美國梅西百貨(Macy's)的訂單,一開版就需要2、300個版,訂單量暴增,傳統印花機在執行上,必須先開版與廠商討論後才能接下一步工序,往往提高了不必要的開版成本,礙於成本逐年升高,加上數位印花機不需要開版就可以直接給客人事先看到花型,不只節省時間也節省下浪費掉的版型。

2012年 陳良銘為了讓公司的產能再升級、改善機型耗損的問題,決定飛往西班牙巴塞隆納,參加每四年一次的紡織機械展,參訪完歐洲各國的新式機臺後,回到臺灣的他剛好與臺灣愛普生(EPSON)接觸,直接決定再次進行大規模設備淘汰。

(圖)傳統印花機體積雖龐大,但仍能快速且大量產出染織品。

 

傳統設備的轉型因為求職結構的變化 成為了必然

紡織業界多數的中小型企業,在設備上的汰換一直有所顧慮,「投資以後,何時才能順利回本?」,但繼續使用傳統印花設備所出現的問題在,老師傅的手藝要給誰傳承?

陳良銘在採訪中指出臺灣紡織業,出現技術傳承的斷層,過去師傅帶徒弟的模式,已經無法套用在現在的年輕世代上,年輕世代因為工作選擇較上個世紀的臺灣多,紡織領域不再是剛畢業的唯一考量。

數位印花部門接觸了更多元的客戶端,吸引了更多對印花有興趣的設計同好。在數位機臺的操作難度上相對節省人力,只需規劃好制定的流程,即可節省時間成本並且大幅提高產能。興邦印染與時俱進,希望給客人最好的產品,也期望能網羅到對印花產業有想像的世代。

 

紡織業深度報導產業動態數位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