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黑手職業,現在卻是高薪白領的前三志願?
臺灣紡織業歷經工業4.0的洗禮,結合眾多跨領域人才的智慧與技術,成功轉型數位化,設備機臺也逐漸導入數據系統,成為「人機協作」的最佳代言產業,在世代陸續交接之際,財團法人中華民國紡織業拓展會,在其間扮演著擔當臺灣紡織業資訊重鎮關鍵性角色。
副秘書長兼市場發展處處長楊曉琴指出,綜觀臺灣紡織業近幾年的產業發展與積極轉型,臺灣紡織業身為傳統企業轉型重生的優良範例,值得其他產業仿效,在過去人們對於紡織品的定義,只停留在民生衣物等生活、流行、時尚領域上,但近十來年臺灣紡織業逐漸將產品的廣度擴大,逐漸以功能性、機能性導向為主。
不單是衣著戶外市場,制服、公安、軍警、車用商品,都可以發現到紡織業的功能性商品存在其中,追求專業化、細分化一直是紡織業近年來的核心目標。無獨有偶的,紡織業在「永續環保」、「智慧製造」上也耕耘多年。
舉例來說,日前環保團體「綠色和平」指出,臺灣人均碳排放名列全球前25名,在全球數據統計中表現不佳,被列入觀察對象名單,為此紡織業者在生產製造過程上進行改良,替換容易引發汙染的材料,以達到永續發展的目的。
今年剛結束的紡織徵才博覽會上,遠東集團董事長表示,已與Adidas、Nike等許多知名廠商合作,將海洋上的寶特瓶回收,重製成為紗線,將其使用在運動鞋的製作過程中。至於汙水染整的部分,紡織業者也不遺餘力地進行設備、制度上的改善,環保之路儘管悠長,但總有達到完美標準的一天。
主編:林群
工業4.0紡織產業財團法人中華民國紡織業拓展會深度報導產業動態